“紅色+綠色”有機融合 鄉村旅游更有后勁
發布時間:2021-05-23??▏作者:小編??▏閱讀:
次
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,鄉村振興成為“三農”工作的重心。旅游業作為“造血式”產業,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。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,“豐富鄉村經濟業態”“壯大休閑農業、鄉村旅游、民宿經濟等特色產業”。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推出了300條“體驗脫貧成就·助力鄉村振興”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線路,將紅色文化資源與綠色生態資源相結合,不僅反映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,而且豐富了鄉村經濟業態,挖掘了鄉村消費潛力。以“紅色+綠色”為特色的鄉村旅游以及休閑農業、鄉村民宿、鄉間娛樂等新業態發展,有助于鄉村旅游恢復發展,不斷釋放鄉村旅游消費需求,成為撬動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、實現鄉村振興總要求的重要支點。
紅色文化資源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靈魂。中國革命是走“農村包圍城市,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”,大量的紅色文化、紅色基因、紅色遺產分布在廣袤的鄉村。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鄉村,由于地處偏遠,經濟開發程度相對較低,不僅自然生態環境得到較好保護,而且人文環境尤其是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得以完好保留。這些鄉村發展旅游往往從利用和開發特色紅色旅游資源著手,使得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,不僅帶動百姓脫貧致富,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,而且有效保護了紅色遺產。
以紅色文化資源作為鄉村旅游的靈魂,關鍵要充分挖掘其文化特色,并做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轉化。無論是個體鄉村還是鄉村群落,都需將不同時期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,結合當地鄉村實際開發紅色旅游產品,形成特色紅色旅游資源體系。如可以挖掘紅色遺產中的重要事件、故事、人物、史料等,將紅色基因與鄉村旅游充分融合,開發中小學研學旅游,讓書本上的故事人物走進生活、走進群眾,增加有吸引力、可參與的紅色體驗旅游產品,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新課堂。
綠色生態資源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。自然的生態、優美的環境、清新的空氣一直是鄉村旅游吸引游客的一張“王牌”。營造鄉村美好的生態環境與人居環境,既是鄉村旅游發展的要求,也是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。鄉村旅游發展要堅持“兩山”理念,切實做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。
當前,游客高品質旅游需求日益增長,生態旅游、康養旅游、森林旅游、教育旅游等新業態不斷發展,綠色生態資源對旅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諸多實踐已經證明,綠色生態資源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素,無論是管理者、從業者還是消費者,都應當重視鄉村綠色生態資源,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,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,保護好綠色生態資源。如此方能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,鄉村旅游與鄉村生產、生活與生態的和諧發展也才能成為可能。
紅色文化資源與綠色生態資源的有機融合,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。首先,紅色文化豐富了鄉村旅游的內涵。紅色文化資源可以提升鄉村的旅游吸引力。在傳統鄉村旅游的基礎上,充分挖掘、融合地方特色,發展紅色旅游,可以使游客在享受自然風光和鄉村生活的同時,通過緬懷先烈、尋訪遺址、回顧歷史、學習紅色文化,獲得新的旅游體驗。其次,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鄉村旅游、紅色旅游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紅色基因和遺產需要展示的空間和載體,開展鄉村紅色旅游,可以充分借助鄉村已有的環境、設施,吸引游客在感受鄉村魅力的同時參與紅色旅游體驗活動。再次,“紅色+綠色”的融合,可以更有效地保護紅色文化資源,也有利于推動保護綠色生態資源。隨著歷史的發展,一些紅色遺產正在漸漸被遺忘和破壞,特別是在鄉村改造和自然環境的變遷中,一些紅色遺產瀕臨消失。通過“紅色+綠色”的有機融合,可以有效提升紅色資源的社會關注度,有力推動紅色資源的活化,為保護、傳承、弘揚紅色文化打好基礎。
此外,紅色文化資源與綠色生態資源融合還有助于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。“紅色+綠色”為鄉村旅游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不僅拓展了鄉村旅游的業態,而且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理念創新、產品升級、服務提升,在革命傳統教育、弘揚紅色文化、引導愛黨愛國等方面,均有著良好的教育宣傳功能,可以較好滿足人們對學習、休閑、科研等方面的需求。
“紅色+綠色”對鄉村旅游發展有著重要意義,在實踐中,既要保護、傳承、弘揚有深度、有內涵的紅色文化,也要保護好美麗的綠色生態,努力將“兩色”映襯下的鄉村旅游打造成為鄉村振興過程中一張生動、感人、催人奮進的“金名片”,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推動鄉村旅游發展,促進鄉村旅游消費持續釋放做出更大貢獻。